為使本市朝向永續城市邁進,並與國際接軌,依循「嘉義市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行動教育指引」設計環境教育課程及活動,透過教育的力量,向下扎根,落實永續行為,使城市的發展能夠生生不息,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大大的改善!

嘉義市實踐聯合國「永續發展目標SDGs」教育指引

推動在地環境教育種子講師訓練,帶動在地人士參與。以園區作為本市環境教育推動基地,使學童從小了解環境愛護的重要性。

本園區地下檢視廊道開天井採光以及利用中水從事澆花、沖馬桶等非直接接觸人體用途,節能又節水。

本園區以低環境衝擊理念設計,利用高壓透水磚及碎石步道等透水性鋪面,提高雨水入滲補注量,減少積淹水,且能解放土壤之束縛,促進土壤呼吸。

本園區人工濕地區為水質淨化核心第二階段,周遭已逐漸恢復自然生態樣貌,結合鄰近農田生態風光,彰顯生態多元化營造效果。

發展社區與鄰近學校、社會團體多元夥伴關係,共同推動園區活動,並擴散效益,協力促進永續願景。

園區環境教育夥伴

環境教育認證人員

姚佳君

環境教育認證人員

黃春欽

環境教育認證人員

邵燦欽

行政院106年7月10日核定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,建構「水與發展」、「水與安全」及「水與環境」三大主軸建設,其中「水與環境」願景為魅力水岸,由各部會對齊資源擴大成效,積極推動治水、淨水、親水一體,推動結合生態保育、水質改善及周邊地景之水環境改善,期恢復河川生命力及親水永續水環境。

嘉義市政府有鑒於河川污染整治兼具社區水環境營造,並冀望結合地方特色及民眾參與過程,達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-水環境建設之目標;自民國107年9月起辦理規劃設計起,及與當地里民、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合作討論,結合當地人文、農田風景及環境教育多元化元素,予以開創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之構思;其中園區場域配置及入口意象等相關設施皆與在地人士、社區發展協會及井色文化協會等NGO組織共同參與。

為求有效改善埤麻腳排水水質,結合社區文化推動生態保育;經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分區(前嘉南農田水利會)達成園區發展共識,取得土地(嘉義市何庄段1號土地)無償使用認可,透過礫間曝氣處理、人工溼地等現地處理工法、環境教育、景觀營造、賞鳥勝地及節能減碳之節電、省水思維,透過前瞻計畫經費評比及中央機關青睞後,予以爭取補助經費,辦理「嘉義市埤麻腳排水水質改善暨水岸環境再造工程」,於民國109年4月20日開工至民國110年12月27日竣工;並予以命名為「嘉義市大溪厝水環境教育園區」。